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 Introduction摘要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Introduction
*2007「文學與空間專題」2nd報告

要了解段義莩的理論,首先要捫心自問的便是「空間」(space)與「地方」 (place)該如何定義?對段義莩來說,人類仍然是一種動物,所以在理解空間與地方時,自然不脫這種與生俱來的習性與傾向,但人類卻又比動物多了一種幻想的能力(fatansy),也就是這種想像,讓人類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去理解空間與地方。許多學者透過「文化」的概念來標舉這種不同,但是段義莩卻希望能引導人們注意,雖然不同的人群通常會有不同的地方感與空間感,但是卻也有一些成份是共同擁有的,這種普遍的傾向與理解,正是人類的生活經驗(experience)所賦予的。因此縱然各地人群對空間與地方的感知程度有所分歧,但是總的而言,「空間感」象徵一種著「自由」(freedom),而「地方感」代表一種安全感(security)、一種認同感(identity),則是不言可喻的。

段義莩的這種理解,正好可以填補我們對巴修拉所提出的議題:意象如何投射到空間?對段義莩而言,其中的關鍵正是「經驗」(experience),他在導論提出三種面向:身體與感知的體驗(the biological facts)、空間與地方的互證(The relations of space and place)以及經驗與知識的疊合(The range of experience or knowledge)。這三個面向交互作用形成每個獨立的個體所認知的空間與地方。

換言之,我們最初透過具體的接觸與感知來建立空間概念;但是讓我們得以區別「空間」與「地方」的,卻是一種「停頓」(pause),段義莩認為我們在每一次停頓中賦予空間「地方感」,以此建立對一地的認同與依歸;但在這些具體認知之外,我們其實還會透過知識與學習,建立起一種概念上的、非感知性的空間界線。正是這些層次,讓我們對周遭世界產生基本的理解與關懷。

Yi-Fu Tuan,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

The Bibilography:(http://www.bp.ntu.edu.tw/WebUsers/hdbih/new_page_43.htm)

1.葉庭芬譯,《人體、記憶與建築》,台北:六合,1981。
作者認為在說明建築是如何蓋起來的之前,應該先探討建築物是如何被體驗的。作者審思人體在建築中所具有的意義,並討論建築觀點中哲學和心理思想的歷史爭辯。

2.畢恒達,《物情物語》,台北:張老師文化,1996。
作者以環境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人與生活環境的關係,透過對於所處環境的觀察,將會發現環境背後無窮的故事。

3.畢恒達,《找尋空間的女人》,台北:張老師文化,1996。 為國內探討「性別與空間」的重要讀物。

4.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經濟與生活,1989。
作者希望我們忘掉已知、試著用小孩似的眼光,重新睜眼探看左右的平凡事物,像是一家商店、一條街道、一個我們共同呼吸的城市。

5.王聽度、周序鴻譯,《模式語言:城鎮、建築、構造》,台北:六合,1994。
空間設計的入門,以模式組成來發展設計活動,空間的設計並不是藝術家靈感的創作,而是由人類活動的本身來思考空間設計。

6.Tuan, Y.-F.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地理學家段義孚在本書中說明人們如何感覺與思考空間與地點。地點提供安全,而空間代表自由。我們身處其中一個,卻又嚮往另一個。

7.Bachelard, G. (1969). The poetics of space: The classic look at how we experience intimate places. New York: Beacon Press.
哲學家巴許拉帶領我們從地窖到閣樓,去體會我們對於住宅的知覺如何形塑我們的思想、記憶和夢。

8.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台灣社會研究,1993。
從批判歷史的角度以及政治經濟學的取向發問,針對台灣具體的空間、社會與歷史提出初步觀察、分析與發言。

9.夏鑄九,《理論建築》,台北;台灣社會研究, 1993。
由於建築專業長期以來缺乏研究的傳統,所以沒有理論的訓練。作者認為經驗研究提供理論建構的必須素材,然而缺乏理論連研究的發問都會抓不到要害。在本書中作者就設計理論與社會理論提供建築專業理論的思考。

------------------
旨彥@小房
200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