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0日 星期五

<北朝至隋唐五代間的女人結社>摘要

寧可 and 郝春文, <北朝至隋唐五代間的女人結社>, 《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5 (1990), 16-19
*性別與中國史第四講指定閱讀材料 (2007)

1.北朝東魏的女人結社(現知最早)
組成目的:佛教活動(造像祈福)
組成分子:已至母輩的中、老年婦女
組成規模:約20-70人之間
稱謂: 首領--法義主、像主、都維那、維那 。成員--邑母 、邑子、法義或直書姓名、某母
結合狀況:
a.自願組成,以地域為單位的部分結合
b.大多是佛教寺院的外圍組織,受僧尼的影響與控制
c.往往成為社內富人的附庸--財力不夠之故

2.唐五代的女人結社(私社大盛)
組成目的:佛教活動或經濟及生活之互助(以互助為主:營葬)
組成規模:人數較少→與結社性質變化有關
稱謂: 首領--社官、社長、社老、錄事、虞候 。成員--社人 。
結合狀況-:
a.組織較緊密,立社有社條,入社、出社有一定規則,成員在活動中的表現也受到管理。
b.出現按階級、階層結社的現象。(先前有相混的狀況)

3.北朝至隋唐間女人結社現象的出現原因
a.此時婦女社會地位較高→在男女混合邑、社中,女人的地位也不比男人低
b.受到胡風胡俗影響→婦持門戶

這篇文章的價值在於將某時代的特殊現象提出,並做初步的分類與整理。但正因為其初步,所以整篇文章顯得很簡單,僅指出不同處,但並沒有加以論述或是推究,比方說稱謂的變化背後是否隱藏特殊的社會意涵等等,簡單到我有點質疑為什麼這樣一篇文章需要合兩位作者之力方可得而成?

另一點,即如同先芸所指出的,結論跳得太突兀,而且純屬老調重彈、過於籠統,彷彿魏晉南北朝一切特殊的歷史現象都可以從胡風胡俗來推論。這種推論,一來將魏晉以前的女性假定為柔弱、無行為能力的,因此所有婦人自專的表現都是胡風胡俗的影響,二來也沒考慮到具體的歷史脈絡,貞德老師提出的寡母、寡妻的觀點就比胡風胡俗更好地來解釋這些現象,而我相信,此間的女性結社,應當具有更為豐富的社會意涵可資探討才對。

-------------------
BY旨彥(彥慈)2007.03.31

2007年3月19日 星期一

《想像的共同體》CH1-3摘要

CH1<導論>
CH2<文化根源>
CH3<民族意識的起源>

*課程:歷史二(2007法國文化史)TA

安德森於第1章<導論>中清楚說明他視民族屬性(nationality)及民族主義為一特殊的文化產物,而他寫這本的目的,是出於回應世情的心理需要(社會主義下的民族戰爭所造成的社會、心理創傷),預備要能適當地理解這些現象。而他所採行的步驟有三:(頁9)
1.審慎思考其出現源流
2.其意義如何產生歷史變化
3.為何他們今天能掌握如此深刻的情感上的正當性

安德森在第1章說明著作旨趣、研究目標與方法及為民族下一個普世性的定義,而第2章和第3章,便是考察民族意識的各方面起源。

一、民族:本質上是想像的、有限的、具有主權的共和體

二、在民族意識出現起,兩大主要意識型態的形成與消亡:
1.宗教共同體
a.形成因素--真理語言、共享世界觀、天賦之神聖性
b.消亡因素--空間的相對化、信仰的領土化、真理語言讓位給方言
2.王朝國家
a.形成因素--血統與神聖等自然的正當性原則、雜婚與邊界的模糊性賦予的跨民族性格
b.消亡因素--正當性原則衰亡

三、古老文化體系的特徵:
1.真理語言的特權途徑
2.王朝國家的層級向心性格
3.彌賽亞式的時間觀--接近時間盡頭的時間觀、圖像「回復原貌」的時空轉換、時間並進的「同時性」

四、民族意識形成的原因:
1.拉丁文讓位於方言
2.宗教改革的影響
3.行政方言的出現→權力語言

五、行交互作用的背景因素:
1.生產體系與生產關係(資本主義--市場)
2.傳播科技(印刷術--小說與報告)
→此兩者形成統一的交流與傳播場域
3.人類語言宿命的多樣性→具有古老形象的語言固定性格(方言)
4.同質的、空洞的時間觀--(時曆--『其時』)


*需要說明的概念與名詞
1.「馬克思主義運動和尊奉馬克思主義的國家,不管在形式或實質上都有變成民族運動和民族政權--也就是民族主義--的傾向」→pp.7,
8
2.「次」民族主義(sub-nationalism)→p.8
3.「沒有什麼比無名戰士的紀念碑和墓園,更能鮮明地表徵現代民族主義文化了。」→p.17
4.「真理語言」→p.21
5.「那些遵循星辰的指引來到耶穌誕生的馬槽的牧羊人竟然有著勃根地農民的五官。」→p.27
6.「彌賽亞時間」→p.28
7.「其時」(meanwhile)→p.29
8.「然而也正是這個極易作廢之特性,創造了一個超乎尋常的群眾儀式:即對於做為小說的報紙幾乎分秒不差的同時消費(想像)。」→p.36
9.「被若干居於有利地位並有志成為專制君王的統治者用做行政集權工具的特定方言之緩慢的,地理上分布不均的擴散。」→p.51
10.「在方便之時,被以一種馬基維利式的精神加以利用。」→p.55


*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出版, 1999), pp. 264
想像的共同體的圖像
-----------------

BY旨彥(彥慈)
2007.03.19

《繁盛之陰--中國醫學史中的性(960-1665)》ch2摘要

CHAPTER 2:The Development of Fuke in the Song Dynasty(pp.59-93)
*課程:醫療與社會摘要(2006)

這章主要在談的是婦科做為醫學中的一門分支,在宋代發展、確立的過程。Charlotte Furth透過幾個問題來探討這項主題:
1. 宋代婦科確立的背景環境為何?
2. 宋代確立的婦科內容與過程為何?
3. 在確立的過程中是否遇到什麼困難?
4. 特別將宋代婦科確立標明出來談,意味著怎麼樣的變局?


一、宋代婦科確立的背景環境—
v Gynecology and Medical Innovation in the Song
1. 北宋政府有意提倡的醫學教育,做為一種政治教化的手段
2. 兩宋尚醫士人與儒醫的出現
3. 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

宋代婦科的成立與醫學上的進展相關,宋代醫學進展有賴於一群尚醫士人與 儒醫將醫學知識理論化、專門化,但宋代士人之所以願意致力於醫學發展,這是因為北宋政府有意地以官方力量提倡醫學教育,一方面,做為一種「養民」的政治宣傳,另一方面,也削弱人民對釋、道、巫的依賴性。

尚醫士人與儒醫的出現標誌著醫學重要的進展,一來確立了《黃帝內經》的經典地位(這想必和士人「讀經」的習慣有關),二來改變了傳統醫者的地位。再加上宋代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商業革命加上儒學復興,使得醫學與性別體系也隨之變化,婦科從沒有聲音的女性醫療者,逐漸轉移到鏗鏗有聲的男性醫者手中,更加快了婦科知識專門化的步伐。


二、宋代確立的婦科內容與過程—
v Consolidating Fuke: Ordering Illness and Organizing Healers v Song Fuke’s Body of Blood and Qui v Menstruation v “Miscellaneous Disorders” of Women v The Art of Pharmacy: Separate Prescriptions v Body, Emotion and Desire
1. 宋代婦科體系的築基者與發展者
2. 宋代婦科的重要內容與概念
a.婦人病定義的擴大:帶下(生育)→雜症、風邪、勞血、積聚
b.子宮(胞)和月水的受到重視:「胞」由非器官與生殖系統至南宋陳自明時被視為是生殖系統之一
c.別方與通方的形成(考量到生育力)
3. 婦科建構之中遭遇的矛盾與困難
↘以血為主、雜症比照男性

我們說宋代婦科確立的一個很重要的入手門徑便是觀察當時醫者的疾病分類法,幾個卓有貢獻的醫家與其著作為:
Ø 東漢.張機—《婦女三十六疾》
Ø 唐初.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婦人方》→受到特別的關注,但並未形成專科
Ø 唐代.巢元方—《三十六種帶下病》、《十二種帶下疾病》
Ø 北宋.官纂—《太平聖惠方》
Ø 宋代.齊仲甫—《女科百問》
Ø 宋代.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 →南宋.婦科專書,將先前手稿的傳統或口述的傳統保留下來

宋以前的婦科將形形色色的婦科疾病都歸於「帶下病」,基本上處理的問題是婦女不孕,以血液、下體分泌物與腹部腫物來鑒定病徵,最具代表性的為巢元方的「八瘕」。

宋代在儒學復興的同時,醫學上也有一波經典復興,以《黃帝內經》為經典,創造了所謂的「辯症」與「八綱」,「辯症」即望、聞、問、切四診,而「八綱」為以陰/陽、寒/熱、表/裡、虛/實來判別,提出「婦人以血為主」(相對的就是男子以氣為主),以孫思邈在《婦人方》中提及的「婦人者,眾陰所集,常與濕居」、「風從下入,便成十二痼疾」、「女子嗜欲多於丈夫,感病倍於男子,加以慈戀、愛憎、嫉妒憂恚,染著堅牢,情不自抑,所以為病根深,治之難差」,這些觀念構成了宋代婦科的基礎觀念。

在這個觀念之下,宋人透過對月水的分類,建立病徵樣板,並且提出醫婦女病必自調經始的說法,這是由於宋人認為月水是血轉化而成,可以反映血的狀況,而斷診的方式也擴張到月經來潮的「信」與「常」,不單只是血氣的形狀、氣味。

雜症最初是沒有性別傾向的,這與孫思邈認為致病原因來自外部相符,但是在宋代卻慢慢分化出性別傾向。雜症的主要病徵有三:風(風邪)、極度疲勞(虛損、虛勞)及水腫(積聚)。宋人認為「風」侵入身體,會影響到體內的血、氣運行,導致各種病症;「勞損」因為兩性職務與情緒的不同(女性較易感),而分化出性別傾向;「腫脹」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陰氣和陽氣在身體中運行時受到阻滯不通,但是腫脹的發生在男性和女性間也代表不同的意義,男性主要是因為消化器官受影響,女性則是生殖系統出問題。

宋代醫者強調為女性醫病要有「別方」,這是因為他們認為男女體質有差異,女性身體比較弱,而且必須要保護女性的生殖力,因此另外設計藥方。書中以四物湯為例,說明這種專為女性使用的「通方」,所採用的設計原理及其彈性變化。為女性所設計的藥方,基本上是「療血」,承「婦人以血為主」的概念而生,但是仍然注意維持藥方中的血、氣平衡,因此費俠莉指出開方子本身是具有藝術的,會依個人情況調整,所以婦人別方也可以用在血氣弱的男性身上。

雖然傳統醫學是透過藥物對全身的作用來治療身體與精神上的疾病,但宋代醫者往往會強調情感對女性疾病發生的作用。他們認為心情動搖會影響到血,因為血是受心臟系統主宰的,而血又會進一步影響到氣,導致生病。這種想法雖然輕視女性的意志力,但是卻也讓社會輿論對女性性幻想的表述(與鬼交媾)有比較大的包容性,認為女性比較順服,所以容易遭受邪魅入侵,但是男性卻會被批為沒有克制力,屈服於誘惑之下,相對起來比較嚴厲。

宋人也會以「血」的概念來解釋慾望的發生與青春期。認為是血氣豐沛所致(血氣方剛:p),但是要能成功地孕育子嗣跟性高潮沒有關係,而是要能「順天之道」,男性的週期是以「日」為循環,女性的週期是以「月」為循環,在女性月水剛過後的凌晨行房,最容易懷孕。這個觀念顯示在生育上,宋代婦科講求的是cosmic而不是erotic。

在宋代婦科確立的過程中,並不是沒有遇到矛盾與困難。在孫思邈的理論之中,就出現了自相矛盾的現象,孫思邈提出女性是「眾陰所集」和他之前強調的「其雜病與丈夫同」本身產生了矛盾,在他筆下的女體又是陰性的,又是「陰陽同體」的,宋人試圖平衡孫思邈的矛盾,以期建構一個吻合《黃帝內經》的論述,馬大正建立了陰陽與血氣關係的治療推理平台,認為血氣與陰陽並存在男女體內,只是「婦人以血為主」,內科醫生治療的目的就是「調和陰陽」,所以「男性調氣,女性調血」,南宋的楊士瀛認為所謂「婦人以血為主」,並不是說婦人體內沒有氣」,而是「血勝於氣」,所以「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合精而為胞胎」。在第84頁,Charlotte Furth也指出宋代的醫者不會全盤接受一般療法,他們會以陰陽、血氣理論提出新的療法,只是他們雖然能有彈性地運用療法,卻也不願意和經典相違,遇到這種情況,他們更可能做的就是重新詮釋經典,以找到平衡點,化解矛盾。


三、宋代婦科確立所標誌的思想變化—
v From Homology to Difference
1. 從一致到差異

宋代醫者在「陰陽同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婦科發展成為一門專門的醫學分支,在這個過程之中,提出「婦人以血為主」的說法,建構出了性別差異,並基於此發展出女性專用的「別方」與「通方」。



在這個過程之中,本來「血」跟「氣」被視為是一體兩面,到了宋代卻通過將「氣」置於陰陽系統的頂端,建立了性別階層,「血」被認為是隨著「氣」而動的,無法像「氣」一樣獲得獨立的地位,與現實社會的性別分化相呼應。

--------------------

*收於費俠莉,《繁盛之陰--中國醫學史中的性(960-1665)》(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6.07), pp. 355
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的圖像

---------------------

BY旨彥(彥慈)
2006.11.17

2007年3月18日 星期日

<《醫心方》論「婦人諸病所由」及其相關問題>摘要

李貞德,<《醫心方》論「婦人諸病所由」及其相關問題>,《清華學報》34 (2004), 479-511
*「性別與中國史」第三講「性別與中國醫療史」指定讀物

《醫心方》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醫書,由平安朝(794-1183)鍼博士丹波康賴(912-995)於982年撰成;對中國而言,《醫心方》摘錄了許多現在已經亡佚的中國醫書,因此是研究唐以前中國醫療史相當重要的資源,因此引起不少學者的研究興趣。本文作者擬以「材料剪輯、取捨」的眼光來推敲丹波康賴的醫學觀念,以此切入了解日本中世紀醫者對於婦人健康問題之特殊觀點,並為「中國醫學日本化」的研究史提供個案,最後提出中國以「經帶胎產」理解女性身體健康以形成婦產專科這樣的演變,有其特殊性存在。

第一節,作者介紹《醫心方》的撰著與傳寫,此節看似背景的鋪陳,但有若干點卻是下面幾節非常重要的佐證,諸如:《醫心方》傳寫最早、數量最多的是探討產科的卷22;《醫心方》有仁和寺本系列,還有半井家本系列,即宇治本、半井家本、成簣堂本、安政版等等抄本,這些現象背後都含有一些特殊的意義存在,作者將在最後一節提出說明。

先前已提及《醫心方》引起不少學者的研究興趣,因此若干醫科的研究已經展開,作者秉持對婦女史及醫療史的研究興趣,挑出《醫心方》中專提婦科與產科的第21-24卷進行探討,採用的方式是將《醫心方》引文與中國原書比對,探討丹波康賴在取、捨之間,建構出何種模樣的日本醫學觀念,並指出若干異同處:

1.丹波康賴認為婦人之病根在於生育的損耗,雖然他引用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與陳延之的《小品方》,但卻在刪削之間扭轉文意為己身觀念做註腳。作者指出劉宋陳延之的《小品方》視月水為婦人病之關鍵,南北朝孫思邈的《千金方》更從胎產、月水、生理和性情四方面立論,而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總論》強調的則是風虛勞冷的作用,中日在探討婦人病的根本觀念上產生分歧。

2.丹波康賴的刪削原則除了顯示醫學觀念的差異外,也略略勾勒出獨到的醫學體系,並隱然為日本醫學體系之鼻祖。作者指出幾點以為佐證:
a.刪繁就簡--省略病理說明,大量引述醫方→日本重視臨床醫學的實用性格。
b.不採中國的脈論,而只談穴位→這一點十分特出,尤其是丹波康賴身為日本的鍼博士。這表示日本的針灸體系已經在轉換。
c.引《產經》「任婦月禁脈圖」為輔→這一點與上點相較,就更值得注意了,雖然丹波康賴基本排除脈論,但在妊婦身上,他仍然接受《產經》的說法,可是在描繪經脈與穴位關係與位置、名稱時,卻又不同於其他醫學經書的描述。
d.於婦科與產科專卷中,大量集中引述《產經》→一來表明丹波康賴對《產經》之倚重,二來回應前述以丹波為祖形成的日本醫學,在看待婦科時以產育為婦人諸病所由的觀點。
e.半井家本系列與仁和寺本系列於「任婦月禁脈圖」所畫女子造形不同→作者推測半井家本所繪的雙髻髮式、下陰無毛之女性形象,應當抄自德貞常《產經》原本,承自北朝雙髻造形的傳統;而仁和寺本系列的長髮披肩、下陰畫毛之女性形象,則受當時平安時代繪畫風氣的影響,將其「日本化」了。

最後作者舉平安時代高僧空海(773-835)之言,強調日本醫學中的強調臨床醫學的實用性格,醫經在日本的地位遠不比中國崇高。再舉《醫心方》以後日本古醫書為例,認為《醫略抄》、《產生類聚抄》、《萬安方》等提及婦科與產科的書,都不脫丹波康賴的範圍,一來說明丹波康賴的醫學鼻祖地位,二來也說明日本醫學中一脈相承的以生育為婦科根本之體系,一直到1546年受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啟發的南条宗鑑,才寫出《撰聚婦人方》,依經帶胎產順序對治婦人病,而非丹波康賴先前依人體部位由上而下論述的傳統,不過南条仍然不脫重視臨床實用的性格。


這篇研究啟發我們將史學史的研究方法施行在其他層面的可能性,探討刪、削、取、捨背後的眼光與心態,並勾勒出日本醫學體系的基本格局,具體說明「中國醫學日本化」的內容。不過先前作者所提出的「中國以『經帶胎產』理解女性身體健康以形成婦產專科這樣的演變,有其特殊性存在」這樣的觀念,卻沒有說明得非常清楚,也就是說日本不接受這樣的病因論,如何能說明中國發展這種說法背後的特殊性?此點在讀後仍然不甚清楚,可能得要再多加說明一些。

--------------------

BY旨彥(彥慈)
2007.3.17

2007年3月16日 星期五

<漢隋之間的「生子不舉」問題>摘要

李貞德, <漢隋之間的「生子不舉」問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 (1995, 台北市), 747-812
*「性別與中國史」第一講指定閱讀資料

「生子不舉」這個議題的重要性在於此現象與中國傳統社會的兩大支柱—倫常與法律都產生牴牾。但是既然有所牴牾,卻又長遠地存在在中國社會之中,因此這個問題就具有可談性。在不同時代中,「生子不舉」的問題因何而發生?是否曾經被世人注意到?又採取了什麼樣的解決措施?是這篇文章主要欲探討的課題。不過在討論這個題目時,必須注意到「漢隋之間的『生子不舉』問題」本身具有何種時代特殊性?為何值得特別挑出來談?可以讓我們得到什麼樣有價值的答案?


一、「生子不舉」現象的成因:
1.產孕禁忌
a.產孕異常—浮動性高,如一胎多產或獎或殺,人民的態度即不一。
b.時日禁忌—「妨」的概念。

2.節制家庭人口
a.貧困不舉→資料大量集中在揚州一地。
b.棄此保彼→重名教的時代風氣影響。(時代特殊性所在)
c.性別選擇:
養兒防老、養女太費→殺女嬰。
役事太多、役齡過幼→殺男嬰。


二、「生子不舉」的方式:
1.漢魏多採丟置或活埋

2.南北朝則以改姓、出繼或寄養的方式來解決「妨剋」的問題。
→「生子不舉」的方式本身即具有時代特殊性。後世多以溺嬰的方式不舉子,而非棄或埋。另一點來說,也看得到人民觀念正在改變,以斷絕親子關係為手段,而非造下殺業。


三、禁制「生子不舉」的方法:
1.刑法律令上:秦律允許父母殺害醜怪之兒,此外殺嬰則要治罪,雖然仍然比殺害一般人為輕,但仍處以擅殺之罪,尤其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殺害病嬰仍然必須治罪,已經不同於秦法了。另外,法律上仍然承認父母親擁有「謁殺」的權力,我們可以感覺到刑律上禮教倫常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2.宗教戒律上:在宗教戒律上,《太平經》訴諸「天」的概念來警醒人們陰陽和順之道,強調一男當配二女,方得陰陽調和,來呼籲人們保住女嬰的性命。不過作者也指出佛教雖然擅長用「報」的概念來限制人們的行為,但在「生子不舉」上並沒有見到特別的規定與故事,反而多半集中在墮胎落子之上,生子不舉的問題反而未被重視。

3.士子社論上:「生子不舉」的現象為若干士人所重視,他們多半採行「破除迷信」的方式,以例證來說明流俗不可信,不過影響層面並不大。


四、「生子不舉」的救濟與防範
1.寬政與胎養令→中央政治常在建國之時頒令,但成效如何難以衡量。

2.接濟與收養→主要仰賴親族與鄰居的幫助。成效更易核考。另外,在育嬰堂出出前,寺廟是比較可能的收養,而不同信仰系,也可疏解一導因於「妨父母」觀念的棄子現象。

3.訴諸醫療技術與知識→提出這項因素以質疑過去一向以棄、殺來解釋中古家庭人口不多的說成。不但為「生子不舉」的原因提出新說,也具體點出社會史與科技史之間的關係。
a.忍精不洩
b.安全期計算:和現今計算適巧相反→可能會導致與期望相反的結果。
c.服用藥物以去胎或斷產→孕期三個月後(當時認為此時產生性別之分)則不宜,對母體恐有所傷。
d.下針落胎→胎兒性別可辨,孕期五至八個月,實施的限度較高。


綜合來看,本文以史料分類的方式來回答問題,指出「生子不舉」做為一個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本身具有地域性(妨忌概念的流播)與時代特殊性(不舉之手段與原因),之所以無法禁絕,在傳統的經濟因素外,作者更留意到了醫療常識與技術不足的狀況,使得事與願違的情形頻繁發生,而無法依靠社會救濟與政府補助便得以有效解決,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這個現象長期存在的因素,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價值所在。


不過就「生子不舉」的現象與法理、人情牴牾的衝突本身,並不是文章著墨的重點,因而內容張力便稍嫌弱了一些,而以一種扁平的表象出現,不留神的話,很容易在瀏覽過後忽略了這個重要的衝突點,無法予人強烈印象。

-------------

旨彥(彥慈)@台大總圖
2007.3.16

2007年3月13日 星期二

<2005年秦漢史研究綜述>摘要

李煥青, 刘奉文 and 王彦輝, <2005年秦漢史研究綜述>, 《中國史研究動態》(2006), 2-10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吉林長春)


2005年中國大陸秦漢史研究的不完全統計,全年出版學術著作(包括論文集)30餘部,發表論文660餘篇。主要探討的主題為:

一、社會政治課題
1. 君權與神權→舊課題,取得新進展。
2. 職官制度→舊課題,但若干關鍵問題尚未完全解決。
\a. 職官性質辨明。
\b. 官職設立背景:著重放回社會文化脈絡。
\c. 地方與基層政權研究。

二、社會經濟課題 :常見漢代與唐代之比較研究
1. 財政制度
2. 土地制度
3. 徭役制度:課役身份為一重要課題。
4. 消費觀念:社會風氣轉變。

三、社會史研究
1.戶籍型態:仍然在中央集權與個體小農的格局之中討論。
2.家族型態
3.家庭結構:五口之家的研究持續進行。
4.婚姻制度:作者所舉列之文章基本上屬性別史的研究範疇。
5.葬俗禮俗
6.自然災害

四、思想文化研究
1.儒學與經學
2.法學與政治
3.文獻與版本
4.個別人物研究

五、歷史地理研究
1.有關郡、縣、道的設置
2.城市
3.交通

六、簡牘與文物考古研究:此項佔全年研究成果的40%以上,反映學者高度重視出土資料,並自覺地採用「二重證據法」,並將之與傳世文獻加以比對、結合,研究成果多與前列課題交叉,此專題亦帶起方興未艾的秦漢史研究熱潮,預示簡牘學將成為21世紀的一門顯學。


但在這些發展之外,三位作者也揭示了一些值得警惕的問題:
1.2005年論文發表數量雖多,但有價值的力作仍少,大多數或是老生常談、重覆選題,就是內容空洞,沒有新的視角與見解。

2.2005年跨學科、專業的學術論文明顯增多,標誌著多學科的聯合研究已成現實,但:
很多學者會將本學科的理論框架先在性地做出預設,然後以秦漢史料添加進該框架之中,而在內容上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突破,缺少必要的求證和邏輯推演,這種套用其他學科理論框架的簡單做法,不可能真正推動秦漢史研究水平的提高。(頁10)
--------------------------
*引起閱讀興趣的論文:
1. 王子今, <漢代“海溢“災害>,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4(2005)
2. 王彥輝, <《二年律令.置後律》中的若干問題>,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6(2005)
3. 田有前, <漢家女子胡兒妻>, 《社會科學戰線》5(2005)
4. 李俊方, <兩漢皇帝即位禮儀研究>, 《史學月刊》2(2005)
5. 李炳泉, <兩漢農都尉的設置數額及其隶屬關係>,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2005)

6. 辛德勇, <秦漢直道研究與直道遺跡的歷史價值>,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2005)
7. 邢鋼 and 石云里, <漢代日食記錄的可靠性分析:兼用日食對漢代曆法的精度進行校驗>, 《中國科技史雜誌》2(2005)
8. 邵正坤, <漢代國有糧倉建置考略>,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2005)
9. 邱立波, <漢代復仇所見之經、律關係問題>, 《史林》3(2005)
10. 孫家洲, <論漢代"不奉詔"的類型及其內涵>,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6(2005)

11. 張松, <睡虎地秦簡與張家山漢簡反映的秦漢親親相隱制度>, 《南都學壇》6(2005)
12. 張從軍, <鳩杖與漢代敬老習俗>, 《民俗研究》1(2005)
13. 張榮強, <從計斷九月到歲終為斷>,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2005)
14. 張德芳, <簡論漢唐時期河西及敦煌地區的十二時制與十六時制>, 《考古與文物》2(2005)
15. 曹旭東, <東漢初年西北邊郡的省併及徙吏民問題>,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2 (2005)

16. 彭衛, <漢代性別史三題>, 《東岳論叢》3(2005)
17. 馮培紅, <漢晉敦煌大族略論>, 《東方學刊》2(2005)
18. 雷戈, <"待罪的觀念意義>, 《浙江社會科學》1(2005)
19. 翟麥玲, <先秦兩漢〝女樂〝考>, 《史學月刊》3(2005)
20. 劉志玲, <秦漢道制問題新探>, 《求索》12(2005)

21. 鄭曉時, <漢惠帝新論>, 《中國史研究》3(2005)

--------------------

BY旨彥(彥慈)
2007.03.13@台大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