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Wonderful Blood CH8-摘要

Wonderful Blood
Chapter 8 “Blood as Separatede and Shed”
*2007Bynum讀書會@史語所

本章接續第7章處理「血」的意涵,不同於第7章生氣勃勃噴灑出來的血,第8章如血滴狀一滴滴分離出來的血(blood as separated)及泉湧狀流出的血(blood as shed),象徵著控訴及憤怒種種負面意義。嚴格說來,這一章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在本章最後二節,Bynum總結了血的各種象徵意義,並由此而延伸出有關於救贖論的悖論,做為下一個單元的先聲。

自12世紀起,便常強調寶血是自耶穌身上分離的;14-15世紀的聖餐理論中,往往強調聖血的重要性遠過於聖體,儘管聖體具有融合(incorporation)的意涵。寶血自耶穌身上分離出來時,常常是以血滴的方式表現,信徒在冥想之中熱切嚮往血滴,狂熱地計算血滴數量,象徵他們主動、積極地追求滌罪(purgatory),並且將血滴視為救贖的計價單位。

血滴之所以可以帶來救贖的效果,是因為信徒相信上帝可以體現在祂的寶血之中,或者更進一步地說,血就是生命。這種以部份象徵整體的概念(pars pro toto)有一個前提,就是那些血滴必須是圓形的(roundness)、鮮紅的(vibrant red)以及飽滿的(fullness),這種血滴才富有生命力。

另一種泉湧出血的形象,相較於第7章噴灑出的寶血所代表的生機與聯繫,往往意味著負面的控訴與恐懼。中古末期,禁止教士從事放血治療一類與流血意象相繫的活動,其實也必須放在這個脈絡下來理解。這種不安與其說是來自經血的不潔,不如說是對雄性暴力的恐懼。就算是噴灑出的寶血,其實也隱含著控訴。這種從恩典轉向控訴的傾向,在提矛刺向耶穌的羅馬士兵Longinus身上,可以明確地觀察到,雖然對Longinus的解釋有參與救贖過程與惡意傷害兩種說詞,但到中古末期,越來越強調控訴的那一面,並且把這種罪惡感轉嫁到異端、猶太人,甚至是基督徒本身。不過如同泉湧出血雖然象徵對聖物的不當對待,但同時也體現聖物的神性所在,基督救贖的行動確實必須透過流血來展現,這也是其悖論所本。

Bynum在第6-7章,已經說明「血」之所以成為中古末期信仰的主軸,是因為它在愛與罪的主題之外,還包納有更為豐富的意涵,在每一個不同脈絡之下,血都有正面及負面雙重意涵。這種豐富性,讓它比其他物質更具有代表性,更能表現上帝。上帝是永恒不變的,然而祂所創造的世界卻屢屢被變動所影響—罪、腐壞、毀滅、死亡,祂是透過變動來體現祂的永恒。

血不但能表示上帝的恩惠與憤怒,也意味著分離(separation)與接近(access)。在生理學的層次上,流血雖然象徵著死亡與暴力,但也顯現生機與傳承,這種兩極化的意義,讓「血」的代表性曖昧不明,從而衍生出許多爭辯:
1. 生與死
2. 純潔與汙染(腐化)
3. 病態與生機

在神學的層次上,「血」也有多種解釋空間:
1. 罪愆與救贖
2. 憤怒與大愛
3. 分離與接近(針對上帝)
4. 暴力與聯結(針對人群)
5. 毀滅與傳承
6. 臨在與不在
7. 受難與苦修

「血」不但可以象徵上帝在變動中體現永恒的特性,透過自上帝身上噴灑、滴落的寶血,人們才得以親近上帝,與上帝合而為一,獲得永恒的救贖。但值得注意的是,「血」變動的本質,卻對永恒不滅的救贖論形成挑戰。

總的來看,在14-15世紀,虔信者對血的狂熱、收集與計數血滴的努力之中,隱含著他們主動尋求個人救贖,積極加入救贖過程的意義;在血象徵著具有整體性的部份(divided wholeness)以及噴灑出的生機(spilled life)的悖論下,除了代表接近上帝的管道外,其實也帶有獻上「犧牲」以求救贖的意味。這種意義反映在許多冥想及神學論述中,血不但以血滴的方式灑落,還強調其溫熱、鮮紅、流動的性質,而且血也被稱為「救贖的代價」,諸如此類都極類似在利未記及希伯來書中,透過羊羔的血祭神以尋求寬恕及救恕的情境。這是一種透過殺戮獲得生機,透過流血獲得救贖的犧牲觀念。
Wonderful Blood的圖像
Bynum, Caroline Walker. Wonderful Bloo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6-12-01.
first wrote on 3 August 2007
revised on 10 August 2007
------------------
旨彥@小房
2007.08.19

2007年8月7日 星期二

"Rethinking Sex, Female Agency, and Footbinding." 摘要

Ko, Dorothy. "Rethinking Sex, Female Agency, and Footbinding."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7 (88.08): 頁75-105.

本文是高彥頤於1999年的演講稿,文中她以纏足為例,來論述研究「情欲的歷史」所應意識到的問題及所該具備的立場與研究態度,並具體地提供研究步驟。與Charlotte Furth一樣,著重文化脈絡對身體觀的影響,因此,要研究身體就必須反過來從文化脈絡著手。不過與Furth不同的是,高彥頤特別強調必須「如實地閱讀文本」,這不只是表示我們必須徹底掌握文意,我們也必須把握隱身文本背後的作者立場及發言的社會脈絡,這一點,在她於2005年成書的"Cinderella's Sisters"的第三章、第四章及第五章都有很清楚的展現。


一、處理歷史中的「性」可能會遇到的困難
*Background:The "Good Sex" Project and Global Feminism
1.「性」被界定為私密的領域,不好啟齒。
2.不同時空背景下,對身體、自我以及自由的概念均與現代人心態大不相同。
3.現代女性主義根源於西方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
4.所謂的自由、解放與能動性(agency)又是以男性為中心的意識型態。
→也就是說,什麼狀態叫做「處於自由」、「擁有自由」是以男性活動為中心定義的。其基型是"Modern Enlightenment Man"

二、Footbind as a Subject of Knowledge
1.對纏足的普遍看法--纏足展現女體屈從於父權體制之下,這種肢體殘障使中國女性失去自我與運動能力。
→這種對「獨立自我」的看法,是種現代啟蒙運動下的男性基型,不代表對前近代中國女性也能一體適用,而且啟蒙世界觀也不一定和當時中國女性的世界觀一致。
→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所理解的纏足事實上是一種現代人對過去的「再現」(representation)。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我們必須將「纏足」一事視為客觀的知識探討對象,不能存有偏見。


2.在不同文化脈絡下,對個人在天地間的定位與社會位置的不同,會形成對性與身體的不同看法。


三、The Cultural Contingency of Sex
1.高彥頤指出要探討纏足,必須將置於特定的時空之中討論,並且必須意識到,研究者所處理的乃是其「情慾性」(sexuality),而非「性」(sex/genital sex)本身;「情慾性」其實是植基身體觀及權力關係;因此當我們將「情慾性」及「性」都視為文化建構出來的產物,則處理的時候,應該整合文化與身體的概念與相互關係,才能有正確的理解。


2.探討「情慾性」的兩大策略(feminist reading strategy)
a.意識到語言形塑認知世界的力量。
b.將零碎的材料整合,以全景的方式鳥瞰其結構。


四、Mary Daly's Journey Into the Other's Homeland
1.1978A.D.由女性主義神學家Mary Daly出版,此書透過身體及語言來了解「性」,但卻忽略了文化的作用。
2.此書將纏足視為男權主義(phallocracy)下的施虐儀式(Sado-Ritual)。
3.與Julia Kreisteva's About Chinese Women(1974)同為諷刺西方文化之作。

五、Post-Socialist Postscript: The Sex of the Bourgeois Individual
1.高彥頤主張應該有更多元的取徑來思考女性的情欲性與慾念,並且該將性自個人主義切割開來審視,才能有效地探索其中有關道德、能動性與價值等的文化建構。


2.高彥頤認為PRC的研究者在1990年代,在馬克思主義中衰後,多半主張透過中產階級個人主義來研究女性,但卻是在尋求一個不被性別刻板印象所宥的自我。

六、The Confucian "Natural" Body
1.高彥頤將此篇文章中使用的「儒家文化」或「儒家性別系統」界定為兩大特徵:
a.藉由文化-權力關係提升文字價值。
b.國家支持以家庭為中心的倫理道德觀念。


2.儒家文化中也有不少男性士人認為纏足是非人且野蠻的行為,因為這傷害女性的身體,並使其無用。


3.文獻學(philology)強化了傳統經典的權威,男性士人由於獨佔了傳播者及詮釋者的地位,因而享有優勢,這種優勢又被男性獨佔的出仕管道轉化成了政治力量。


4.女體在男性中心的儒家世界之功用:
a.傳承家系,事實上,無論男性還是女性的身體都被視為生產的工具。但在這個脈絡下,迷戀纏足被視為耽溺情色的放蕩象徵,因而不被鼓勵。
b.難以啟齒的另一種功用,就是女體可以為男性帶來性愉悅,這種欲望潛藏在男性對社會權力欲求的表述之上。


5.纏足在傳統社會中的象徵意義:
a.象徵菁英地位→not of the woman but of her man.
→女體做為社會菁英地位表徵的同時,也表述了男性所掌握的權力。(the economy of exchange is one of body for power or to be exact,female body for social position or elite status as public expression of male power.)
b.孝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與纏足迷戀的悖論。


6.透過文化脈絡來了解「身體」
a.文化機制
b.性別之流動性
c.女性情欲下潛藏著的男性對純潔與危險的渴求。


七、Bifurcated Female Sexuality: The Saint and the Tramp
1.悖論:”domesticity: wife”&”brothel”concubine-cum-prostitude”,但事實上,兩者是因為並存,才得以存在。

八、The Good Woman Speaks: Texts, Not Textiles
1.研究者必須對以男性為中心的文本小心翼翼地處理,尤其當他們再現女性欲望與聲音之時。


2.此外,研究者也必須留意追求歷史上不被性別所宥的獨立自我(ungendered autonomous self),其實是一種女性主義者的自我欺騙。


3.透過the economy of excchange及power inequalities來提出以下的觀察:
a.誰因之受益?
b.誰為此付出代價?
c.誰提出意見與觀點?
d.誰是這些意見與觀點的接受者?

九、Beyond Individu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fication

*總結
1.研究的方法
a.首先,高彥頤帶領我們脫離個人立場而從文化觀點來談論「性」。
b.接著,理解文化如何藉由私密化來壓抑「性」,因此我們必須學習如實地(Realistically)閱讀文本,才能正確理解背後的訊息。
c.我們必須在特定的時空脈絡下,追索身體及權力運作的陳跡。
d.再來,思索”good sex”的定義,並將「性」重置回「個人」的層次之上討論。
e.最後,聚焦到女性身上,觀察她們如何選擇?如何行動?如何表達?如何創造?儘管這些表現不見得是出自她們的個人意願。


2.研究的態度與立場
a.脫離中產階級個人主義的立場,重新思考非西方文化中,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關係。
b.修正我們認知他者的認同政治論(the politics of identification)
c.我們不能透過孤立與殘斷的片段來理解,必須體認到「自我」是處於不斷被塑造的過程,而非斷章取義。
self-as-process, a self that is always in the making.
-------------

旨彥(彥慈)@小房

2007.08.09

<中國婦女纏足研究的概況>摘要

林秋敏, <中國婦女纏足研究的概況>,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 (85.08), 頁287-296

一、綜論
對纏足的發展始末作一概括性的論述,內容大致包含纏足的起源與發展情形、解放過程,並論及纏足方法、過程與相關文物,也就是以較全面的角度來探討纏足的發展史。

1.Levy, Howard S. Chinese Footbinding --The History of a Curious Erotic Custom, New York, 1966.
→最早出版的專著。大量採用《采菲錄》為材料,間有訪問記錄為素材。
2.(日)岡本隆三,《纏足物語》,東京,東方書店,1986。
→亦大量採用《采菲錄》,特色在於敘述纏足與男女兩性發展的關係,但全書未註明引用出處。
3.高洪興,《纏足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同樣以《采菲錄》為主要素材,內容比上列二書更為豐富、全面。

二、考證
考證纏足的起源似乎是早期纏足史研究的焦點,專文、專著不少。學者大都用用古籍、文學作品或出土文物為證,目前為止(1996A.D.),較採信窅娘起源,強調纏足的發展趨勢乃起於宮廷,再慢慢傳出。但林秋敏個人認為,纏足應源於唐末審美觀由大而小的變化,再經宋代理學壓抑女性的思潮而產生,南唐並未有纏足的具體證據。

三、解放運動
林秋敏認為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探討,每一階段均因主政者與領導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1.清末--研究成果豐碩,多與救國論述結合,維新派、西方人士等均不遺餘力。
2.北洋政府時期--不纏足運動中輟。研究成果少,僅限於區域性的研究,未觸及全面性。
3.國民政府時期--資料散佚,不利於研究,僅有林秋敏的碩論探討過。
4.台灣的天然足運動--受總督府的宣傳、日本官民的鼓勵與影響及大陸放足運動發展而成。

四、相關文物
以柯基生的專書為代表。

五、結論
1.史料問題
林秋敏強調《采菲錄》之重要性;而李又寧及張玉法的《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則為研究不纏足運動者的重要材料;但民國以後的天足運動史料散佚各處,收集不易,影響研究成果。

2.新方向的開闢
林秋敏指出纏足考證與清末不纏足運動成果豐富,現在極需其他方向的研究,諸如纏足婦女史生活方式、纏足對兩性關係的影響、纏足的相關文物、纏足文學及民國以後的天足運動等等。並強調口述歷史的重要與迫切性,利於擴展該課題的發展空間。

六、讀者反思
林秋敏的回顧寫於1996年,近十年之後,高彥頤於2005年10月出版的Cinderella's Sisters不但對上文指出的新方向多有著墨,也拆解了過去學者心中《采菲錄》牢不可破的「寶典」地位。高彥頤提出「纏足即歷史」及「纏足文化的多元風貌」兩大論點後,新材料的取得或是舊材料的重新審視其實更為迫切,否則難以在高彥頤所豎的高牆之外再行發展。

-----

旨彥(彥慈)@小房
2007.08.07

"Doing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Body: Representation and Experience."

Furth, Charlotte. "Doing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Body: Representation and Experience."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8 (89.06): 頁179-93.
此篇文章是Charlotte Furth於1999年來台的演講稿,她於文中說明身體史如何進入歷史學界,並介紹兩種身體史取徑的方法及代表作,最後提出身體史學者可能遇到的困境。

一、身體史的發展
1970年代,歷史學者受到人類學對符號的研究,開始注意到所謂「再現 」的課題,特別是有關於「性別再現」的觀念史問題。就這種取徑而言,身體成為一種「符號」(sign),可以促使我們注意到原本不受注意或是隱而未彰的歷史問題;透過身體史的研究,我們也可以更廣泛地反映出人們生活處境。

身體史的發展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
1.人類學對符號的研究
2.一九六○年代晚期面臨危機的馬克斯主義
3.傅科(Foucault)將醫藥學、精神病學及犯罪法律等領域視為透過規範身體而運作的權力場域。
4.女性主義對釐清「性別」的理論要求。

*重要著作:
1.Mary Dougla, Natural Symbols, New York, 1982.
2.Carolyn Bynum, Jesus the Mother:Studies in the spirituality of the High Middle Age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清楚地表現將性別以符號學的角度來審視之後,發現這些表徵強化而非挑戰了原有的「女性化」之概念。
3.Leo Steinberg, The Sexuality of Christ in Renaissance Art and in Modern Oblivion, New York:Pantheon Books, 1983.

二、再現的身體史(the body history of representation)
所謂「再現的身體史」就是將身體視為形成感知性別與經驗性別的媒介,因此這些再現以及意象(image)必須跟個人主體加以連結。也就是說,「再現」不單單只是創造出既定的性別刻板印象,「再現」也會塑造出人們對自我的主觀認同(subjectivity)。

*重要著作:
1.Dorothy Ko's essays on footbinding.
→假設研究者不可能得知在再現與意象底下,真實的歷史活動者是如何感知其身體的,唯一能做的只有去探求再現及意象背後的意義所呈現出來的歷史真相。

三、感知的身體史(the body history of perception/experience)
「感知的身體史」主張身體本身就有歷史,生活在不同時空的人們,對他們所經驗著的身體擁有不同的詮釋。當我們試圖處理「感知的身體史」時,必須注意這個議題同時涉及哲學問題:知識閾(epistemology)、現象學(phenomenology)及身心分離論(mind body problem)。就這方面的理解而言,Duden指出想像(imagination)就是感知物質現實的來源,因此Furth認為我們要必須追索其所處的知識閾及歷史情境,才能更好的理解它。另外,也得注意我們所感知的身體其實是以語言為敘說及感受的基礎工具,但儘管如此,栗山提出我們並不是直接透過語言來感知身體,語言表達的背後可能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身體想像。

*重要著作:
1.Barbara Duden, The Women Beneath the Skin: A Doctor's Patients in Eighteenth-century Germany, Cambridge, Mass: English e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German edition, 1987)
→指出在現代醫學理解的身體體系背後,其實有許多社會因素存在。比同類論著更為優秀的是,她提出了我們應該如何理解與獲得做為「感知的身體史」的歷史知識。
2.Shigehisa Kuriyama,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 Zone, 1999.

四、身體史研究的問題
1.許多歐洲身體史研究論著認為對身體的理解以啟蒙運動為分界線是理所當然的。這種理解是以身體與社會生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為前提,認為不可能將身體獨立出歷史情境。
2.文化相對論是身體史研究潛藏著的危險,極端的表現會派生出種族歧視。
3.認為性別不同建立在生理差異之上。
4.過度注意歐洲固有的身心分離論、自我的本質及知識閾的問題,會使得身體的一體性解消。
5.哲學上的物質主義與理想主義的影響仍可以在身體史的研究中發現。

*重要論著:
1.Francesca Bray, Technology and Gender: 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在以語言感知身體的取徑之外,提出透過行為、行動來理解、傳遞身體的存在。

五、結論
最後費俠莉指出:
因此,「經驗」或是說「感知」,一旦經由語言表述,便可以視為再現的形式之一,因為語言本身就是一套符號系統;而當「再現」本身創造出主體認同時,事實上也就形成了「感知」與「經驗」,因為語言是表現媒介之一。(頁191)基於此,費俠莉並不認為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張關係,而認為再現的詮釋暗示著在人們自身的意識型態及與外部的權力關係上,存在著一道距離,這道距離使得「經驗」不得不在結構上內化。

所以認為所謂「個人的身體史」必須殖基於特定的專題領域中來理解,如透過性別史、政治史、勞工史、科技史、藝術史、醫學史、宗教史等等,研究者必須小心翼翼地處理這之間的關係,並留意:
1.哲學與身體及意識上的關係
2.實踐與言語間的關係。
3.個人如何在社會中立身。
4.身體被掩蓋在何種欲望之下。

--------------------

旨彥(彥慈)@小房
200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