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Wonderful Blood CH11摘要

Wonderful Blood
Chapter 11 “The Aporia of Sacrifice”

*2007Bynum讀書會@史語所

Bynum於第十章暗示在15世紀中期,針對hosts, relics, triduum mortis的辯論之中,慢慢觸及到救贖論的核心,其中的矛盾不諧之處也漸漸彰現。(p.225)這種現象卻無法在16世紀的神學辯論中發現,對16世紀的神學家來說,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難而死,做為一種血祭、犧牲是無庸置疑的。(p.228)因此Bynum在這一章中,著重探討14-15世紀中,對”Sacrifice”的討論,帶來的矛盾之處。

Bynum認為所謂救贖論(soteriology)的基礎是「血」,而如何進行救贖的答案,是透過犧牲(sacrifice),因此救贖論的核心矛盾,其實就是有關於「血」的本質和「犧牲」概念上的困惑。這種困惑其實反應出時人精神上的不安狀態,這種不安主要來自於做為俗人、或是說身為人類,如何參與犧牲的過程,懼怕被排除在救贖的過程之外;做為神職人員,還不安於如何藉由blood relics宣示神蹟及權威。

Bynum自14世紀的神學暢銷書及15世紀的神學辯論中引出,無論如何爭執「血」的本質或地位,其背後運作的概念主要是「犧牲」。為免引發矛盾與衝突,所以14-15世紀中,有些神學家會傾向於迴避「犧牲」的概念:
1. Metze Tuschelin:強調必須克制個人,重視內在的順服勝於外在的儀禮。
2. Suso:將血視為大愛的牽繫(bond)。
3.
Adelheid Langmann:強調上帝是自願以死亡來換取救贖,做為賜予全人類的恩典,這種概念不吻合「犧牲」的定義。
4. Albert the
Great:認為「犧牲」是奉獻(oblation)祭品(victim),但這種行為並不意味著殺戮(killing)。
這種迴避,主要靠著以下的方式來完成:
1. 否認「犧牲」就是一種「殺戮」。
2. 將「犧牲」之意涵與「奉獻」疊合,以掩蓋舊約聖經中利未記及希伯來書中,殺生奉獻以求贖罪的情節(sense)。
3. 將「犧牲」解釋為由上帝賜予人類的恩典、生命及大愛。

但是這種迴避反應了事實上存在著矛盾。「犧牲」概念中潛藏著的矛盾主要有兩端:
1. Who Sacrifice?
2. The problem of repeatability of Sacrifice.
這種矛盾掩蓋了當時人們懼怕被排除在救贖過程之外的精神不安,而犧牲過程中的破壞與毀滅帶來的罪惡感,也加強基督徒這種害怕被排除的焦慮。這種焦慮不但轉嫁到猶太人身上,為了瓦解這種不安,他們其實也將基督教徒視為責備的對象。

上帝做為一種全知全能的存在,照理來說,不應當有另一種力量可以將耶穌基督做為追求救贖的犧牲,因此應該是上帝本身將耶穌基督做為犧牲獻給上帝本人以求救贖。這種概念被Bynum稱為” the circle of Sacrifice “,也就是” Christ as agent, act and receiver.”。但是這種想法,會讓世人無法藉由奉獻犧牲參與到贖罪的過程,不但引起被排除的不安,也讓人們的立場從主動地贖罪,轉為被動地承受血的恩典。

另一個問題,是聖經中所描繪的藉由基督受難而死,帶來一次性的、全面而永恒的救贖,這種性質的救贖如何能在日常儀禮之中被反覆呈現?如果不能呈現,那人們又如何參與救贖的過程?這種焦慮特別反映在15世紀的寶血信仰之中,這個問題又會引發人們對寶血本質的思考,也就是我們先前提及的,救贖論中另一層面的矛盾:血的本質。

關於「血」的矛盾主要有兩個大哉問:
1. 如何解釋或處理宣稱是基督的神示或遺跡,甚至宣稱就是基督本身的寶血,開始逐步腐壞、消逝?
2. 無常、易變的物質如何呈現永恒不變的神力?
這種矛盾其實植基於人們渴求能與上帝產生交集,透過寶血這種可觸及的物質來接近上帝是方法之一,但也因此神職人員反而必須借助更新hosts或是噴灑鮮血,來重新鞏固對寶血的信仰,而這種重覆施行的作為,又導回永恒的救贖如何能日常生活中反覆的犧牲矛盾,在這個意義之上,寶血本質的問題和犧牲概念的問題,其實是一體的兩面。

最後Bynum指出,在新舊教的衝突之下,潛藏在表現神蹟的聖物背後的血祭、犧牲觀念,獲得了全新的意義與地位。儘管天主教主張彌撒即象徵犧牲,而新教否認這個意涵,耶穌受難意味著犧牲成為被普遍接受的觀念,14-15世紀被論爭的細微差異已經不再被意識到。雖然Bynum所探索的信仰世界,在1552年之後就慢慢地解消,但認為血是令人恐懼的、也是神奇的這種想法依然存在,這正是做為犧牲的血的本質所在。

More about Wonderful Blood


Bynum, Caroline Walker. Wonderful Bloo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6-12-01.
first wrote on 10 August 2007



------------------
旨彥@小房
2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