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Cinderella’s Sisters" CH4摘要(下)

"Cinderella’s Sisters: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CH4 From Ancient Texts to Current Customs: In Search of Footbinding’s Origins
*2007漢學讀書會

借助趙翼的研究,高彥頤進一步開展她個人的起源論述。她認為唐代脫鞋不再是最高敬意的表現與皮靴在唐代之流行兩個現象暗示新的隱藏美學,而這又與唐詩中對女鞋、女襪的關注互為表裡,再加上「纖小」的審美觀,使得纏足的發展開始有可能。其次,高彥頤也注意到纏足會改變女性的姿勢,重心的改變製造出裝模作樣的步伐—蓮步。

此外,趙翼提出另一項有效的指標為物質與空間環境,高彥頤認為這對女人的身體感而言格外地重要,儀式化的身體與社會身體的姿態、舉止也十分重要,因為這會受到纏足的影響。趙翼注意到《周禮》中女性是肅拜的,這是由於古代席地而坐,因此肅拜其實只需要稍移身體重心即可,但當胡床引入後,女人就停止跪迎賓客。在高彥頤看來,趙翼的論述正是將女性姿態置於歷史及文化脈絡之中來理解,因此她提出「姿態的歷史必須借助物質文化史」,趙翼雖然發起論述,但並未進一步追溯室內家具的歷史變化,也沒有著眼於這些變化對女性儀態的深遠影響,而高彥頤借用Sarah Handler對家具史的研究指出家具的變化帶來家內空間設計的改變。

高彥頤認為椅子的出現是纏足突然出現的重要動因。一來是由於女性的足部不需要在坐著的時候擔負全身的重量;二來,椅子的出現也改變了登堂入室的習俗,不再需要褪去鞋襪;三來椅子也提供女性展示小腳的空間。內部空間設計的變化是否給纏足帶來影響並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隔間的方式自屏幕轉為牆壁後,具體地使女性隔離得以實現,高彥頤強調現代人常以確保貞節做為纏足的存在理由,但她認為建構內外界線的儒家文獻之中,壓根沒提過纏足,更惶論提倡,與其說是為了保有道德上的堅定不移,不如說纏足是和性放縱的危險相依傍。

綜合以上的討論,高彥頤指出在十世紀的時候,「纖小」的美學要求在唐詩中出現,而改變的社會風尚促使人們將腳隱藏起來,並以之為裝飾的對象,而椅子的出現紓解了腳上的沈重壓力,並提供了展示的空間,以牆為分隔空間的新手段加強了內部隔離,這些變化使纏足不但在心態上值得人們嚮往,同時在物質環境上也是可以實現的。

最後高彥頤帶著大家回顧錢泳的纏足理論,錢泳和前人不同,他在追溯起源的同時,也利用過去來譴責現在已成為時尚的纏足風俗,高彥頤強調在這方面,他成為預示新心態來臨的代表。錢泳確認了趙翼指出的地域差異,在北方,纏足的流行成為一種狂潮,相對地在南方,卻不是所有菁英家庭的女兒都會纏足,對於江南女兒的腳特別大的現象,錢泳歸咎於母親疼惜女兒的心態,而現代學者李伯重則認為江南農婦經濟生產力之高,令她們在家中及社會上擁有較高的發言權,將抗拒纏足的事實置於女性的經濟地位上論述。

更值得注意的是錢泳陳說的方式,趙翼雖然注意到了地域差異,卻以一種散亂而零星的方式羅列,但錢泳的研究不但有系統,而且全面,是首位以「民族學」的方式展開調查,他將中國視為由數個部分集合而成的整體,並以地區為單位逐個個調查,這種方式為後來在國族主義下興起的反纏足論述承襲。

此外,錢泳也注意到他所身處的十八到十九世紀,纏足已成為女性氣質展現的一部分,甚至成為女性價值所在。錢泳不但對此提出批評,並以古代典籍做為干預施行的手段,而非追索知識的源頭,在他的計劃中反映了他確實認知到流行風尚的形成與「模仿」的心態有關,因此他認為若能改變上層階級,自然能干預習俗的轉向,不必在一開始就急於要求底層人民配合,在這個意義上,錢泳可以說是參與了反纏足運動的先聲。

總的說來,高彥頤在這一章主要是回顧纏足的起源理論,在追溯歷代文人提出的起源時代以及判別標準的同時,高彥頤與其他纏足研究者不同之處,在於她特別著力分析文人所處的時代環境及生命際遇,換言之,她在分析纏足起源時,特別強調文人心靈及其後深刻的生命關懷對於論述形成的作用力以及歷代文人之間縱向的互動、影響與駁正。在分析論述的時候,除了著眼於起源的時代及支持證據之外,高彥頤也分析不同文人對於纏足的判別標準,最後利用上述史料做深度的分析,提出自己的一套起源論述。

------------------

Cinderella's Sisters的圖像

------------------


BY旨彥@小房
2007.05.2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