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7日 星期二

"Doing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Body: Representation and Experience."

Furth, Charlotte. "Doing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Body: Representation and Experience."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8 (89.06): 頁179-93.
此篇文章是Charlotte Furth於1999年來台的演講稿,她於文中說明身體史如何進入歷史學界,並介紹兩種身體史取徑的方法及代表作,最後提出身體史學者可能遇到的困境。

一、身體史的發展
1970年代,歷史學者受到人類學對符號的研究,開始注意到所謂「再現 」的課題,特別是有關於「性別再現」的觀念史問題。就這種取徑而言,身體成為一種「符號」(sign),可以促使我們注意到原本不受注意或是隱而未彰的歷史問題;透過身體史的研究,我們也可以更廣泛地反映出人們生活處境。

身體史的發展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
1.人類學對符號的研究
2.一九六○年代晚期面臨危機的馬克斯主義
3.傅科(Foucault)將醫藥學、精神病學及犯罪法律等領域視為透過規範身體而運作的權力場域。
4.女性主義對釐清「性別」的理論要求。

*重要著作:
1.Mary Dougla, Natural Symbols, New York, 1982.
2.Carolyn Bynum, Jesus the Mother:Studies in the spirituality of the High Middle Age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清楚地表現將性別以符號學的角度來審視之後,發現這些表徵強化而非挑戰了原有的「女性化」之概念。
3.Leo Steinberg, The Sexuality of Christ in Renaissance Art and in Modern Oblivion, New York:Pantheon Books, 1983.

二、再現的身體史(the body history of representation)
所謂「再現的身體史」就是將身體視為形成感知性別與經驗性別的媒介,因此這些再現以及意象(image)必須跟個人主體加以連結。也就是說,「再現」不單單只是創造出既定的性別刻板印象,「再現」也會塑造出人們對自我的主觀認同(subjectivity)。

*重要著作:
1.Dorothy Ko's essays on footbinding.
→假設研究者不可能得知在再現與意象底下,真實的歷史活動者是如何感知其身體的,唯一能做的只有去探求再現及意象背後的意義所呈現出來的歷史真相。

三、感知的身體史(the body history of perception/experience)
「感知的身體史」主張身體本身就有歷史,生活在不同時空的人們,對他們所經驗著的身體擁有不同的詮釋。當我們試圖處理「感知的身體史」時,必須注意這個議題同時涉及哲學問題:知識閾(epistemology)、現象學(phenomenology)及身心分離論(mind body problem)。就這方面的理解而言,Duden指出想像(imagination)就是感知物質現實的來源,因此Furth認為我們要必須追索其所處的知識閾及歷史情境,才能更好的理解它。另外,也得注意我們所感知的身體其實是以語言為敘說及感受的基礎工具,但儘管如此,栗山提出我們並不是直接透過語言來感知身體,語言表達的背後可能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身體想像。

*重要著作:
1.Barbara Duden, The Women Beneath the Skin: A Doctor's Patients in Eighteenth-century Germany, Cambridge, Mass: English e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German edition, 1987)
→指出在現代醫學理解的身體體系背後,其實有許多社會因素存在。比同類論著更為優秀的是,她提出了我們應該如何理解與獲得做為「感知的身體史」的歷史知識。
2.Shigehisa Kuriyama,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 Zone, 1999.

四、身體史研究的問題
1.許多歐洲身體史研究論著認為對身體的理解以啟蒙運動為分界線是理所當然的。這種理解是以身體與社會生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為前提,認為不可能將身體獨立出歷史情境。
2.文化相對論是身體史研究潛藏著的危險,極端的表現會派生出種族歧視。
3.認為性別不同建立在生理差異之上。
4.過度注意歐洲固有的身心分離論、自我的本質及知識閾的問題,會使得身體的一體性解消。
5.哲學上的物質主義與理想主義的影響仍可以在身體史的研究中發現。

*重要論著:
1.Francesca Bray, Technology and Gender: 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在以語言感知身體的取徑之外,提出透過行為、行動來理解、傳遞身體的存在。

五、結論
最後費俠莉指出:
因此,「經驗」或是說「感知」,一旦經由語言表述,便可以視為再現的形式之一,因為語言本身就是一套符號系統;而當「再現」本身創造出主體認同時,事實上也就形成了「感知」與「經驗」,因為語言是表現媒介之一。(頁191)基於此,費俠莉並不認為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張關係,而認為再現的詮釋暗示著在人們自身的意識型態及與外部的權力關係上,存在著一道距離,這道距離使得「經驗」不得不在結構上內化。

所以認為所謂「個人的身體史」必須殖基於特定的專題領域中來理解,如透過性別史、政治史、勞工史、科技史、藝術史、醫學史、宗教史等等,研究者必須小心翼翼地處理這之間的關係,並留意:
1.哲學與身體及意識上的關係
2.實踐與言語間的關係。
3.個人如何在社會中立身。
4.身體被掩蓋在何種欲望之下。

--------------------

旨彥(彥慈)@小房
2007.08.0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