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7日 星期二

"Cinderella’s Sisters: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CH1摘要

"Cinderella’s Sisters: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CH1:Gigantic Histories of the Nation in the Globe: The Rhetoric of Tianzu, 1880s-1910s *2007漢學讀書會

這一章主要討論兩個主題,一是作者對纏足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是討論「天足」一詞的發展脈絡。

一、纏足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作者回顧過去的研究,在「序言」中說明前人從經濟、社會、心理等等觀點出發,提出對「纏足」的解釋,但卻將纏足視為單一而無變化的習俗,也只從一種角度出發來詮釋,這樣的詮釋方法顯得不足。

作者強調Joan Scott提出的”analytic distance“之概念,並提出「纏足是歷史」的雙關語,強調纏足雖然已是過去式,但我們仍當注意纏足本身實具有一連串發展與變動的過程。
作者以時間倒序的手法來鋪陳這本書,借用Susan Stewart所提供的大歷史(gigantic history)與微歷史(miniature history)之概念,認為應該從三重時間觀入手,即是自知識型(宇宙觀)的層次、習俗傳統的層次與個人身體經驗的層次,以了解纏足的發展與死亡。

二、「天足」一詞的發展脈絡
作者認為「天足」原本是傳教士提出的概念,其中帶有神學與性別平等的意涵;但到了民國初期,中國文人卻試圖將這樣的觀念與放足運動國族化(nationalize),或者我們可以說本土化。作者舉徐坷為例,認為他將「天足」這個語彚與概念推源回中國的文本脈絡中(素足),強調了中國傳統與現代間的連續性,而不是斷裂性,主張將傳統揚善去惡,而不是全盤丟棄。與這樣的國族思想呼應的是辜鴻銘對纏足的支持,作者認為這種支持心態,應該放回辜鴻銘的愛國情懷中去理解,與其說他支持纏足、欣賞纏足,毋寧說支持纏足只是他支持舊中國、欣賞舊中國的鄉愁表現。簡言之,當時的知識份子透過各種角度來建構處在全球中的新中國,身體表述也是其中的一環。

除了國族思想外,作者還指出放足運動與當時整個時代的知識型(episteme )息息相關。新的天文地理概念讓人們重整了對世界秩序的看法,蛋白、蛋黃形成了性別關係的基型,女性由傳統天圓地方的被覆蓋之概念,轉而為有平等意義的被環繞,作者認為由此出發,對孔學思想中的內外關係,也當有新的理解。另外,天體運行軌道的發現呼應身體的氣感流動,成為放足運動的理論基礎。
但是作者也以湯頤瑣的《黃繡球》為例,指出放足在當時具有女性自主、經濟自立的象徵意涵,可是它忽略了身體本身的不可逆性,因此這種聲音中,缺少了女性的身體經驗,只是男性一廂情願的薄弱表述,無論女性纏足或是放足,基本上都是被動地順應整個時代與男性的要求。(p.9作者強調“being”一字)

-------------
旨彥(彥慈)
2007.2.15

沒有留言: